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

时间:2023年11月25日 来源:

凡是用能(电、功、热等)地点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余热余能存在。凡是利用不充分的工艺过程,都大量存在着能的不同程度的降位,即由电、功变为热,或者由高位的蒸汽变为热水,或热水冷却散热至大气的过程。这样说来,凡是降位的能源的运行过程中,未被有效利用的能量就是余热余能。余热余能的潜力及总量愈大,说明能源的利用水平愈低。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余热余能的合理利用,使其总量及潜力愈小,说明我们对能源的利用有了较好的利用与提高。工业余热可回收利用率达60%,节能潜力大。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

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余热利用

在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实践证明只能有效地利用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以不同形式变成了余热余能。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将变成余热余能的过程称为损失的过程,例如摩擦损失、节流损失、散热损失、燃烧损失、传热损失等。实践证明,这部分“损失”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变成了余热余能,其能的品位也出现了降低,而这些被降低了品位的余热余能中的一部分又可能变成有效能。余热余能的可用程度往往与时间、地点、相关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余热余能的有效利用,又往往能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常州余热利用设备热余能的利用水平与相关时代的科技水平、生活、工作方式密切相关。

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余热利用

    当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截至2008年底)不到32%,比西方和欧美国家约低10%;若考虑开采、运输,我国能源系统总利用效率不到12%,也就是说,能源可采储量变成终端用能的只有约10%,约90%的能源在转换过程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或浪费掉。如果能有效将这些余热回收,则可节约大量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占地面积等等。随着工业的发展,余热利用技术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工业生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目前的余热利用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节能减排”的总体趋势下,大力开展余热回收工作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长远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经济,要求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内耗,缓解能源短缺、温室效应、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余热发电作为其中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获得关注。

   余热利用在钢铁行业、焦化行业、水泥行业的余热锅炉品种,还有其他应用在有色、化工、造纸等行业的余热锅炉等。造纸行业余热锅炉市场容量:造纸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造纸黑液,造纸黑液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水资源。将造纸黑液经蒸发浓缩后,喷入碱回收余热锅炉进行燃烧,既可回收其中的碱,又可利用燃烧产生的蒸气发电。目前,全国造纸企业约有6000多家,预计碱回收余热锅炉的市场容量约为15亿元。燃气轮机电站锅炉市场容量:我国燃气轮机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低,约占。为了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结合西气东输和引进国外液化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等工程的建设,近年来我国正在建设一批燃气轮机循环发电机组。余热锅炉是燃气轮机循环发电的重要设备,燃气轮机发电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高速发展;08年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产量15台,合计3175蒸吨,预计未来5年燃气轮机电站余热锅炉市场容量约30亿元。烟气、废水、废气等余热回收节能。

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余热利用

    余热利用:在近日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余热”一词在不同章节共出现5次,可见我国在战略层面已经对余热利用的巨大价值予以重视。余热在能源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余热资源普遍存在于钢铁、化工、轻工、食品生产等工业领域,是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据国外研究机构统计,工业部门在对化石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被有效利用的能源量占40%,其余60%都终转化为了余热。余热按品位分为高品位、中品位、低品位,其中,中高品位的余热大多通过余热发电项目得到了回收利用。化工厂的高温高压蒸汽,需要使用减温减压阀,减成中压和低压的蒸汽,才能进一步利用。这种情况下,在中间加一个汽轮机,用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把压力转化为动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高压的蒸汽也转化成了低压和中压的蒸汽,继续在工艺中使用。而低品位余热,包括热值小于600千卡/标准立方米的低浓度可燃物,温度低于800摄氏度的显热物体,温度低于400摄氏度的低温尾气、烟气,由于温度低、浓度小、能量少,因此被当成废热,大多通过冷却的形式排放或直接排放。热泵余热利用的原理。宁波地方余热利用技术

余热开始被广泛应用,余热回收的方式是根据余热的品质。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

在分析余热余能的利用问题期间,必须明确以下的认识与原理:余热余能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伴生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之中。因而,它们的来源品位有高低之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包括低位余热余能。它们的产生是由工艺及能源转换过程进行的不完善而产生的各种损失(这里包括燃烧损失、传热损失、传递损失、化学不完善损失、散热损伤、摩擦损失、漏失损失等)所造成。所以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余热余能,则要与上述原因相结合的系统及过程特点相联系。杭州设备余热利用技术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