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

时间:2023年12月16日 来源:

现在随着技术的提高,人们又将其应用到了燃气蒸汽轮机发电系统中,采用了热电联产系统,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效率。由于人们对这部分余热余能的不断优化利用,使高炉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了9%以上。炼钢过程也有类似高炉的情况,可以达到负能炼钢,没有炼钢过程中余热余能的合理利用是不可能的。没有类似高炉、转炉烟气的合理利用,钢铁企业的电能供应是很难达到目前的利用水平的。另外,内燃机为了充分利用其排出烟气的余热余能,添置了增压器系统,不仅使其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还地改善了内燃机的性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意义。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

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

    余热利用在钢铁行业主要是烧结余热发电将会大面积的推广开来,据统计,钢铁行业余热资源大约占比37%,余热利用率较低,提升的空间较大。钢铁行业能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其中余热资源约占37%,节能空间大。据统计,05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吨钢产生的余热总量为,约占吨钢能耗的37%,其中终产品或中间产品所携带的显热约占余热总量的39%,各种熔渣的显热约占9%,各种废(烟)气占37%,冷却水携带的物理热约占15%,余热资源丰富。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为30%~50%,国外先进企业余热利用率达90%,未来提升空间大。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大约为30%~50%,2010年4月如果加上其他中小型钢铁厂,全国平均水平则更低。 浙江品牌余热利用热泵余热利用的原理。

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

    余热的利用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生产低品质蒸汽供生产和生活所需;二是生产高压蒸汽用来发电[3]。节能降耗是冶金企业长期的战略任务。冶金企业从原料、焦化、烧结到炼铁、炼钢、连铸以及轧钢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可利用热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同时在各工序之间存在着含有可利用能量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充分回收和利用这些能量,是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各种工业炉窑的能量支出中,废气余热约占15%~35%,这些废气净化处理后是一种输送和使用方便、燃烧后又无需排渣和除尘、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质量能源。若能按工艺要求提供合适热值的煤气作能源,还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结构和工业炉窑配置等原因,我国许多冶金企业仍排放大量废气。这是造成企业能源消耗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余热余能潜力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并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提高余热余能的利用水平,使更多的、原来无用的余热余能得到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为了正确地提高余热余能的利用水平,更好地挖掘其潜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方法及原则。过去,人们多以热力学定律来考虑能量的平衡与利用,通过建立热平衡关系来分析问题。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不仅该有的潜力未能发现,也不能在某些情况下正确地选用余热余能的利用措施。例如用天然气锅炉烧蒸汽与美宝炉烘干物料等的高位低用,浪费了大量的火用,使燃料的高位能白白浪费,变成了相应的低位热。锅炉烟道余热回收换热器。

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

    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余热。譬如,锅炉排污热量、除氧器排气及汽封排汽等余热。这类余热属于携带工质的分热,通常在回收利用热量的同时。还将回收部分工质:另一类余热,它们只有热量可以利用,不存在工质的回收,譬如,发电机损失的热量、冷油器带走的热量以及锅炉排烟的余热等。这类余热属于纯热量回收利用。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决定于它的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余热的数量是指余热量的大小,余热的质量是指余热的品位高低,可以用它的温度、压力以及携带热量的介质给于表征。余热品位愈高,数量越大它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也就愈大。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不等于余热利用的效果。前者是指余热本身的品质和性质,它表示余热具有的可用性,但并不表示余热利用的有效性。后者不全由余热本身品质所决定,还决定于余热利用的场所、环境以及利用的方法,即决定于使用余热的对象和条件。譬如,余热作为热量利用就比作为功能利用的效果好。因为,热变功要付出冷源损失的代价。火电厂热系统由于存在各种能级。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常州品牌余热利用类型

在钢铁行业中,余热回收利用部分主要有氧气转炉余热发电和烧结余热发电。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

在电弧炉的热平衡中,烟气显热一般占电炉热量的20%。国内电弧炉烟气的余热利用尚不普及。回收利用电炉烟气常用的两种装置是废钢预热器和余热锅炉。从二者回收能量的数量来看,余热锅炉回收的热能较多(为预热废钢的2.5倍);但若从能量质量的角度看,则是预热废钢的方式高,即预热废钢回收的热量中可用能较多、能级较高、热价较高;从主体设备的生产工艺来看,也以预热废钢为优。因为电炉炼钢是以炼钢为目的,回收废气余热来预热废钢具有综合效益。 镇江本地余热利用系统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