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

时间:2024年04月26日 来源: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南非的一个金矿主在一次矿山大火中,让矿工躲在开拓端,并打开压缩气线路,将全部矿工从危难中救出,从而形成了建立救生站的理念。2003年和2004年,南非的两个特大金矿,分别发生了停电和火灾事故。当时,一个金矿有3400多人下井,280人被救护队员从井下各个避难所救出,9人死亡;另一个金矿当时有2600人下井,事故发生后有52人失踪,2天后,救护队员在井下的避难所和救生舱里找到了他们,52名失踪矿工安然无恙。这两起成功的救援案例,在世界矿山安全生产领域广为传颂,井下救生舱由此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该系统能够记录和分析历史数据,为预防事故提供依据。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

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紧急避险系统

由淘美克研发生产的矿井下避难硐室,在生存保障方面具备着一系列重要指标。为了确保遇险人员在避险期间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该避难硐室具备自备供氧量不低于0.5L/人·分钟的标准,保证遇险人员在硐室内呼吸空气的充足。同时,二氧化碳吸收也达到了不低于0.5L/人·分钟的要求,有效防止二氧化碳积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食品供给方面,该避难硐室能够提供每人每天不低于5000kj的食品供给量,确保遇险人员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活所需。此外,饮水供给量也不低于每人每天1.5L,保证遇险人员在避险期间有充足的饮水可供消耗。宁夏矿场紧急避险系统系统配备了备用电源,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紧急避险系统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井下避险设施应当能够起到有效地防御高温高烟气,保障遇险人员不受有害气体伤害,能够为遇险人员输送生存必须的一些水源、食物等物质以备遇险人员不时之需;此外,还要具备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为遇险人员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为救援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与条件。紧急避险设施包括长久性与临时性两种,其中长久性避难硐室主要设置于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避灾路线上等,其服务范围包括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是一条井下专有巷道硐室,具有紧急避险功能,其服务年限至少在5年以上;临时避难硐室主要设置于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同样属于专有巷道硐室。临时避难硐室主要为采掘工作面及相关区域提供服务,一般而言服务年限为五年内。

西安淘美克避难硐室环境监测装置,能够采集和显示硐室内外气体(CO、C02、02、CH4等)浓度、温度等,供硐室内避难人员掌握和判别灾害环境,并根据硐室内配套救生设备及时采取自救措施,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带有备用电池,电源供电时间在额定输出时不小于2小时,以确保硐室交流电源停电后,各类传感器能继续监测环境参数,同时能够接收并执行主机下发的控制命令。生存室避险人员可通过监测分站显示屏了解和掌握硐室内外各种环境参数。硐室具备防爆和防尘功能,能保护逃生人员免受爆破和煤尘等灾害的侵害。

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紧急避险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设施指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具有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毒有害气体处理、通讯、照明等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避灾硐室和救生舱。 紧急避险设施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硐室通过联通救援渠道,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请求救援和获取指导,为救援行动提供及时的情报。大同紧急避险系统的检查

遇到危险时,系统引导矿工迅速撤离,避开危险区域。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

西安淘美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研制开发,其目的是为了在井下发生突出、火灾、瓦斯煤尘爆裂、水害等突发紧急情况后,为遇险矿工应急逃生提供支撑和保障;在逃生路径被阻和无法逃生的危急情况下,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一方面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对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内蒙古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使用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