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零膨胀硅砖厂家

时间:2021年06月07日 来源:

零膨胀硅砖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抵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破裂或者剥落的能力,也称为耐急冷急热性。它的测定是将耐火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1100℃)然后用流动的冷水冷却,直到制品破裂而部分部落的重量为原重量的20%时,所经受冷热交替次数即为评定热稳定性的指标。 体积稳定性:体积稳定性称为重烧线变化率,是指耐火制品在在一定温度下反复加热,冷却的体积变化百分率。一般多次高温作用下,耐火制品内组成相会发生再结晶和进一步烧结,会产生残余的膨胀或者收缩现象。一般允许的收缩不应超过0.5-1%。 高温化学稳定性:高温化学稳定性是指耐火制品在高温下,抗金属氧化物,熔盐和炉气侵蚀的能力。常用抗渣性来评定,这种性质主要取决于耐火制品本身相组成物的化学特点和物理结构,如气孔体积密度等。零膨胀硅砖可在不停炉的高温情况下,直接进行修补作业。宿迁零膨胀硅砖厂家

硅砖较高烧成温度不应超过1430℃。硅砖烧成至较高烧成温度后,通常根据制品的形状大小,窑的特性,硅石转变难易,制品要求的密度等因素,给以足够的保温时间。硅砖烧成后的冷却,高温下(600~800℃以上)可以快冷,低温时因有方石英和鳞石英的快速晶型转变,产生体积收缩,故应缓慢冷却。在拟订烧成曲线时,还应考虑:材料的加热性质;参与物的数目和性质;砖块的外形大小。其他如烧成窑的布局、大小、装窑方法、窑内温度分布等均有影响。硅砖同大多数烧结耐火砖一样均采用半干法生产制品、隧道窑烧成,它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裂纹是导致其废品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小编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对硅砖成品的裂纹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说明通过严格控制硅砖生产主要的机压成型和烧成工艺环节,能减少硅砖裂纹形成,并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淮北零膨胀硅砖企业合理的工艺和良好的装备确保其产出硅砖的质量。

零膨胀硅砖大头、小头的误差允许1mm,长度误差允许2mm,高度误差允许1%。解释:大、小头误差1mm可以用灰浆来调节,长度误差2mm可以通过砖侧面的膨胀纸板及灰浆来调节。高度允许1%,这是一种表示形式,集团窑内使用的耐火砖有三种不同的高度:200mm、220mm、250mm。不同高度砖的误差限制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能超过2-2.5mm,一般情况下,我们应控制在1-1.5mm。这个误差也是火泥可以调节的。平整度:控制在0.5mm。 解释:用塞尺来检测砖大面的平整程度,常用的塞尺规格有0.1、0.2、0.25、0.3、0.4、0.5六种。能通过0.5mm的塞尺,就说明该砖的平整度不好,应多开几箱,多测几块(这是因为超过0.5mm的标准值,在封口时,砖容易压碎;砖在窑内生产后由于窑的转动,砖的大面相互挤压,也易产生碎裂)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就应与供应商联系,由业主、供应商共同确定相应的施工砌筑方案。并且由供应商承诺这批砖的使用质量。

零膨胀硅砖的热抗震性试验是评价试样经受1次或多次温度急剧变化的损伤程度。表征抗热震性,需要两个要素:试样经受的热循环和评价其热震损伤程度所用的方法。试样经受的每一热循环,包括两个阶段。在第1个阶段,整个试样或只其1部分(例如一个面)加热到初始温度Ti。在此加热期间,加热速率不导致过大的应力。热震是在由初始温度Ti迅速变为较终温度Tf的第2个阶段完成的。如Ti>Tf,热震由冷却完成; 如Ti

硅砖的矿相组成主要为鳞石英和方石英,还有少量石英和玻璃质。鳞石英、方石英和残存石英在低温下因晶型变化,体积有较大变化,因此硅砖在低温下的热稳定性很差。使用过程中,在800℃以下要缓慢加热和冷却,以免产生裂纹。所以不宜在 800℃以下有温度急变的窑炉上使用。 中国的硅石原料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质量较好,通过严谨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的硅砖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已出口至世界各国,并且精益求精,持续研发,以期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硅砖,以满足各工业窑炉的需求。质坯体加热时的疏松和烧结才干取决于颗粒构成中粗细两种粒度的性质和数目。宿迁零膨胀硅砖厂家

零膨胀硅砖的原料应品质稳定,烧成时不易松散且易于控制。宿迁零膨胀硅砖厂家

为防止零膨胀硅砖在烧成过程中发生晶型变化应该改善半成品装车制度,降低裂纹发生的概率。硅砖的横向裂纹,即平行于制品的加压方向裂纹,通常为制品烧成时各部分受热不均所致,它们多出现在砖垛外侧的受火面,特别是顶层的制品表面。而硅砖表面网状裂纹,除了由于捏练不匀或原料变化,使得坯体本身微观不均匀的起因外,通常是由于制品受热温度过高且起伏较大所致。在装车时,需要将特异型硅砖放置于窑车的内部,标准普通型砖装在窑车的外部;异型砖的凸出部位或易出现裂纹的部位向里;窑车顶部要覆盖一些薄片砖,以避免火焰的直接冲击等措施,否则将会导致裂纹增多。宿迁零膨胀硅砖厂家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