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硝酸银危险性概述

时间:2021年10月19日 来源:

硝酸银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加热至440℃时分解成银、氮气、氧气和二氧化氮。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对石蕊呈中性反应,pH约为6。沸点 444℃(分解)。有氧化性。在有机物存在下,见光变灰色或灰黑色。硝酸银能与一系列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或配位反应。例如,与硫化氢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银Ag2S沉淀;与铬酸钾反应,形成红棕色的铬酸银Ag2CrO4沉淀;与磷酸氢二钠反应,形成黄色磷酸银Ag3PO4沉淀;与卤素离子反应,形成卤化银AgX沉淀。还能与碱作用,形成棕黑色氧化银Ag2O沉淀;与草酸根离子作用形成白色草酸银Ag2C2O4沉淀等。硝酸银能与NH3、CN-、SCN-等反应,形成各种配位分子。硝酸银提银如何提炼?福建硝酸银危险性概述

硝酸银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并及时就医。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灭火方法: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灭火。福建硝酸银危险性概述硝酸银与铜丝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银,在显微镜下看更美。

硝酸银的使用注意事项毒性硝酸银有一定毒性,进入体内对胃肠产生严重腐蚀,成年人致死量约10克左右。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50mg/kg。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可造成皮肤和眼灼伤。长期接触该品的工人会出现全身性银质沉着症。表现包括:全身皮肤***的色素沉着,呈灰蓝黑色或浅石板色;眼部银质沉着造成眼损害;呼吸道银质沉着造成慢性***等。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硝酸银溶液由于含有大量银离子,故氧化性较强,并有一定腐蚀性,医学上用于腐蚀增生的肉芽组织,稀溶液用于眼部***的杀菌剂,硝酸银遇有机物变灰黑色,分解出银。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加热至440℃时分解成银、氮气、氧气和二氧化氮。水溶液和乙醇溶液对石蕊呈中性反应,pH约为6。沸点 444℃(分解)。有氧化性。在有机物存在下,见光变灰色或灰黑色。硝酸银能与一系列试剂发生沉淀反应或配位反应。例如,与硫化氢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银Ag2S沉淀;与铬酸钾反应,形成红棕色的铬酸银Ag2CrO4沉淀;与磷酸氢二钠反应,形成黄色磷酸银Ag3PO4沉淀;与卤素离子反应,形成卤化银AgX沉淀。还能与碱作用,形成棕黑色氧化银Ag2O沉淀;与草酸根离子作用形成白色草酸银Ag2C2O4沉淀等。硝酸银能与NH3、CN-、SCN-等反应,形成各种配位分子。硝酸银是怎么制成的?

硝酸银氧化还原反应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置换反应硝酸银是一个中强氧化剂,它可被许多中强或强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银。例如,肼N2H4和亚磷酸等都可以将AgNO3还原成金属银:N2H4+4AgNO3→4Ag+N2+4HNO3H3PO3+2AgNO3+H2O→2Ag+H3PO4+2HNO32AgNO3+Cu=Cu(NO3)2+2Ag(比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2)分解反应

硝酸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化学式为AgNO3,易溶于水。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由于一般的产品纯度不够,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于照相乳剂、镀银、制镜、印刷、医药、染毛发、检验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等,也用于电子工业。 硝酸银显色法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迁移 实验室和工程现场经常用硝酸银显色法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迁移。山东硝酸银危险性概述

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2Ag+Fe(NO3)2,是标准的置换反应。福建硝酸银危险性概述

硝酸银的用法用量注意:同种药品可由于不同的包装规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本文只供参考。如果不确定,请参看药品随带的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外用。均匀涂布于创面,厚0.2~0.4cm,一日1~2次,一次不超过500g。

服用硝酸银须注意的事项1.本品不能涂于眼内。2.换药前必须将创面上原有的药膏***干净。3.如刺激性强烈持久应停止应用。4.长期应用可产生银沉着症。5.本品腐蚀性较强,使用时勿与健康组织接触。6.本品见光易析出金属银,故应避光保存。 福建硝酸银危险性概述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