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音识别平台

时间:2024年01月02日 来源:

    并能产生兴趣投身于这个行业。语音识别的技术历程现代语音识别可以追溯到1952年,Davis等人研制了能识别10个英文数字发音的实验系统,从此正式开启了语音识别的进程。语音识别发展已经有70多年,但从技术方向上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从1993年到2017年在Switchboard上语音识别率的进展情况,从图中也可以看出1993年到2009年,语音识别一直处于GMM-HMM时代,语音识别率提升缓慢,尤其是2000年到2009年语音识别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9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DNN的兴起,语音识别框架变为DNN-HMM,语音识别进入了DNN时代,语音识别准率得到了提升;2015年以后,由于“端到端”技术兴起,语音识别进入了百花齐放时代,语音界都在训练更深、更复杂的网络,同时利用端到端技术进一步大幅提升了语音识别的性能,直到2017年微软在Swichboard上达到词错误率,从而让语音识别的准确性超越了人类,当然这是在一定限定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还不具有普遍性。GMM-HMM时代70年代,语音识别主要集中在小词汇量、孤立词识别方面,使用的方法也主要是简单的模板匹配方法,即首先提取语音信号的特征构建参数模板,然后将测试语音与参考模板参数进行一一比较和匹配。该领域的大部分进展归功于计算机能力的迅速提高。北京语音识别平台

北京语音识别平台,语音识别

    我们可以用语音跟它们做些简单交流,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等等。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汽车语音控制当我们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时刻握好方向盘,但是难免有时候遇到急事需要拨打电话这些,这时候运用汽车上的语音拨号功能的免提电话通信方式便可简单实现。此外,对汽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的操作,汽车空调、照明以及音响等设备的操作,同样也可以用语音的方式进行操作。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控制及医疗领域在工业及医疗领域上,运用智能语音交互,能够让我们解放双手,只需要对机器发出命令,就可以让其操作完成需要的任务。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语音识别技术在个人助理、智能家居等很多领域都有运用到,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芯片的不敢提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智能化。上海语音识别在线语音识别是项融多学科知识的前沿技术,覆盖数学与统计学、声学与语言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学科。

北京语音识别平台,语音识别

    Sequence-to-Sequence方法原来主要应用于机器翻译领域。2017年,Google将其应用于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将词错误率降低至。Google提出新系统的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Encoder编码器组件,它和标准的声学模型相似,输入的是语音信号的时频特征;经过一系列神经网络,映射成高级特征henc,然后传递给Attention组件,其使用henc特征学习输入x和预测子单元之间的对齐方式,子单元可以是一个音素或一个字。**后,attention模块的输出传递给Decoder,生成一系列假设词的概率分布,类似于传统的语言模型。端到端技术的突破,不再需要HMM来描述音素内部状态的变化,而是将语音识别的所有模块统一成神经网络模型,使语音识别朝着更简单、更高效、更准确的方向发展。语音识别的技术现状目前,主流语音识别框架还是由3个部分组成:声学模型、语言模型和解码器,有些框架也包括前端处理和后处理。随着各种深度神经网络以及端到端技术的兴起,声学模型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方向,业界都纷纷发布自己新的声学模型结构,刷新各个数据库的识别记录。由于中文语音识别的复杂性,国内在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相对更快一些。

    声音的感知qi官正常人耳能感知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强度范围为0dB~120dB。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感知程度是不同的。音调是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单位为mel。mel频率与在1kHz以下的频率近似成线性正比关系,与1kHz以上的频率成对数正比关系。02语音识别过程人耳接收到声音后,经过神经传导到大脑分析,判断声音类型,并进一步分辨可能的发音内容。人的大脑从婴儿出生开始,就不断在学习外界的声音,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终才听懂人类的语言。机器跟人一样,也需要学习语言的共性和发音的规律,才能进行语音识别。音素(phone)是构成语音的*小单位。英语中有48个音素(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采用元音和辅音来分类,汉语普通话有32个音素,包括元音10个,辅音22个。但普通话的韵母很多是复韵母,不是简单的元音,因此拼音一般分为声母(initial)和韵母(final)。汉语中原来有21个声母和36个韵母,经过扩充(增加aoeywv)和调整后,包含27个声母和38个韵母(不带声调)。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不带声调)分类表音节(syllable)是听觉能感受到的自然的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英语音节可单独由一个元音构成。也可由一个元音和一个或多个辅音构成。语音命令可用于发起电话呼叫、选择无线电台或从兼容的智能手机、MP3播放器或音乐加载闪存驱动器播放音乐。

北京语音识别平台,语音识别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成为国内shou个开始研究计算机语音识别的机构。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我国的语音识别研究在这个阶段一直进展缓慢。放开以后,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内单位和机构具备了语音研究的成熟条件。而就在此时,外国的语音识别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性进展,语音识别成为科技浪潮的前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推动了包括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等许多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投身到语音识别的相关研究当中。大多数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聚焦在语音识别基础理论研究和模型、算法的研究改进上。1986年3月,我国的"863"计划正式启动。"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我国的一项高科技发展计划。作为计算机系统和智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语音识别在该计划中被列为一个专项研究课题。随后,我国展开了系统性的针对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因此,对于我国国内的语音识别行业来说,"863"计划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语音识别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硬件条件和计算能力有限。语音必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人机互动接口之一。山西语音识别在线

怎么构建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构建总体包括两个部分:训练和识别。北京语音识别平台

    在我们的生活中,语言是传递信息重要的方式,它能够让人们之间互相了解。人和机器之间的交互也是相同的道理,让机器人知道人类要做什么、怎么做。交互的方式有动作、文本或语音等等,其中语音交互越来越被重视,因为随着互联网上智能硬件的普及,产生了各种互联网的入口方式,而语音是简单、直接的交互方式,是通用的输入模式。在1952年,贝尔研究所研制了世界上能识别10个英文数字发音的系统。1960年英国的Denes等人研制了世界上语音识别(ASR)系统。大规模的语音识别研究始于70年代,并在单个词的识别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语音识别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更通用的大词汇量、非特定人的连续语音识别。90年代以来,语音识别的研究一直没有太大进步。但是,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及产品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2009年以来,得益于深度学习研究的突破以及大量语音数据的积累,语音识别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度学习研究使用预训练的多层神经网络,提高了声学模型的准确率。微软的研究人员率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使用深层神经网络模型后,语音识别错误率降低了三分之一,成为近20年来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快的进步。另外,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北京语音识别平台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