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内自动投饵船

时间:2023年09月27日 来源:

河蟹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2020年全国河蟹养殖面积达1000万亩,年产量77.87万吨,总产值超过800亿元。龙虾养殖面积约2200万亩,年产量239.37万吨,产值达748亿元。目前,河蟹龙虾养殖的管理模式还是原始的养殖方式,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不仅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还由于作业粗放、饵料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据统计,目前水产养殖机械化率不到30%,针对当前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018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0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积极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提升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江苏省印发实施意见更是明确了:到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机械化率总体达到70%。2021年1号文件指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为了适应上述需求,迫切需要提高河蟹养殖过程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降低渔民劳动强度,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具有自动巡航、精确投送颗粒饵料和冰鲜鱼/熟玉米等饵料、自动施药等功能。广西国内自动投饵船

通过采用GPS/北斗定位系统结合实时插点导航控制算法实现了智能作业船的自主精确导航功能;采用水下机器视觉智能统计河蟹生长和分布情况,确定饵料密度分布图;通过建立风力状态下投饵机饵料抛洒模型,优化投饵船作业轨迹,检测投饵机剩余饵料, 变量控制饵料流量和抛幅,实现精确投饵;通过对药液的流量检测控制实现均匀施药;采用上层扰动和下层螺旋输送机构, 能实现软黏饵料的顺畅下料和料仓清空;采用齿轮齿条导轨机构, 能实现辅助转塘作业。相信通过工业化投产和推广后,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虾蟹等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安庆大型自动投饵船自动化机械作业将极大地降低人工作业成本。

江苏大学赵德安认为,投饵好不好要看两项关键指标,一个是投饵装置是否投放精确,另一个就是自动导航能否精确。“我们在料斗下安装了称重传感器,感知料斗剩余饵料的重量,使料仓内剩余饵料量可测,并确保自动投饵装置的下料速度可控、抛料器抛幅可调。”团队在导航控制算法方面的突破,还实现了自动规划作业路径,而且精度极高。江苏北斗卫星导航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的检验报告显示,作业船直线导航跟踪进度为4.1厘米,远远高于直线航迹偏差不超过20厘米的技术要求。包括算法在内,赵德安团队围绕水产养殖机械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发表论文30余篇。

功能优化,养殖户使用更方便。单项研究对赵德安团队来说难度并不大,但要把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和具体装备结合起来,还要考虑水产养殖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要达到三者完美的融合,需要付出很多。”赵德安说。2016年第1代样机在江苏大学校内试制成功。校内试验场水体玉带河的堤岸由石块垒成,作业船上岸很不方便。赵德安意识到,船体太重,下水容易上岸难,养殖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必须进行轻量化设计。几经优化,投饵船已更新到第三代,重量从近500斤降到200多斤,机械结构和产品化设计都有了明显改观,还增加了施药系统,可以实现投饵和喷药两项作业。第三代样机还增加了辅助转塘和自动驻泊两项功能。购置智能水产养殖作业船费用较高。

“饵料是河蟹的主要营养来源,但吃不完的饵料又会污染养殖水体。我们要把饵料精确、均匀地投送给河蟹,让它们吃饱吃好又不会吃剩下。”这项研究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8年时间,赵德安也成为了“河蟹**”。他介绍,作业船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把饵料准确投放到河蟹的领地中,因为河蟹的“领地”意识强,食物不充沛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打斗,影响品相进而影响售价;此外,河蟹的价格也和规格成正比,特别是在大规格河蟹的养殖上,“3.5两以上的公蟹和3两以上的母蟹,每涨一两的重量,价格都能翻上一番。”团队在导航控制算法方面的突破,还实现了自动规划作业路径,而且精度极高。宣城自动投饵船加盟连锁店

我国河蟹养殖面积约1000万亩,总产值超过800亿元;龙虾养殖面积约2200万亩,产值达748亿元。广西国内自动投饵船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渔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的提出:到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主导品种主要养殖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河蟹和龙虾都是江苏省的水产养殖主导品种,而投喂又是河蟹和龙虾养殖中工作量较大的养殖环节,2025年基本实现机械化是江苏省明确提出的目标,官方必然会落实好对水产养殖场(户)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智能投饵船在江苏省的河蟹龙虾养殖户中得到普遍应用。广西国内自动投饵船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