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浇筑式钢桥面铺装设计标准
改性沥青SMA是一种热拌间断密级配混合料,在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发明,是一种常见的铺装材料,在我国常用于高等级路面的上面层。相对于普通AC型沥青混合料来说,SMA混合料具有耐久性好,抗水损能力强,热稳定性高,低温抗裂性能好等优点。但从实际工程来看,当应用于大跨径钢桥面铺装时,改性沥青SMA容易出现推移、车辙、裂缝等早期病害,铺装层寿命一般较短。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改性沥青SMA,并将其应用于钢桥面铺装。但是,大部分钢桥面上的SMA铺装,如虎门大桥、海沧大桥、白沙洲大桥等的SMA铺装层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病害,并以车辙、开裂、推移等病害为主。目前德国钢桥面铺装下层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面层SMA沥青混凝土,铺装厚度为7~9 cm。山西浇筑式钢桥面铺装设计标准
1998年长沙交通学院路桥工程系在同济大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开展了环氧沥青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环氧沥青的改性机理。其研究成果己成文发表。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符合我国气候条件的环氧沥青铺装结构。2000年,东南大学引进美国环氧沥青和相应技术进行了南京长江二桥的钢桥面铺装[11]。随后,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又相继应用于润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桥面修复、南京长江三桥等国家重点工程。从南京长江二桥13年的桥面使用状况以及其他各桥的施工质量检测指标来看,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从总体上较为令人满意,此项技术在我国也日渐成熟。表1-2为部分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国内钢桥面。河南特制钢桥面铺装技术指导采用高温性能优异、粘结性能强的高粘度改性沥青,提升了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飞散性能以及抗裂性能。
日本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环氧沥青混凝土,主要从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弹性模量、强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左右,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在日本已较成熟,日本逐渐开始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环氧沥青。随后,日本环氧沥青也逐渐进入我国,并应用于多座大型钢桥的铺装工程。 在我国,环氧沥青的相关研究起步略晚。较初只是将环氧树脂掺入煤焦油中,用来填补路面裂缝。同济大学在1992年到1995年对掺入环氧沥青的煤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研究,并与上海市市政工程公司合作铺筑了位于上海龙吴路的一段试验路,该试验路共200m2。
双层高粘改性SMA的铺装方案 1)双层高粘改性SMA的铺装方案具有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容易把控的特点。 2)采用防腐层+环氧树脂粘结层+溶剂型粘结剂+沥青砂胶多层次的防腐、粘结、防水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钢桥面剪切滑移的问题。但因为层数过多,施工较为复杂,每一道工序都需仔细对待,因为任何一道工序出质量问题,则整个铺装将会有很大的失效概率。 3)采用高温性能优异、粘结性能强的高粘度改性沥青,提升了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抗飞散性能以及抗裂性能。溶剂型粘结剂作为粘结层,起到承上启下的粘结作用,能够将环氧树脂碎石层和上面的沥青砂浆有效的粘接。
上海长江大桥起于隧道长兴岛登陆点,沿地面横穿长兴岛,由长兴岛东北部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至崇明岛陈家镇,与崇启通道工程相接,全长16.63公里,其中道路6.66公里,桥梁9.97公里。上海长江大桥工程是上海到崇明越江通道南隧北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桥于2009年10月建成通车,大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100km/h,双层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该桥在运营过程中,钢桥面产生较多的鼓包、脱层、开裂、坑洞等损坏,2013年5月上行3车道损坏较为严重,同年9月采用日本环氧沥青单层式铺装(5.5cm)对3车道进行了维修,10个月后再次开裂,其余5个车道病害也进一步恶化。2017年进行重建式大修,采用GA+SMA铺装方案,至今五年时间,运营良好无明显病害。相比于普通的道路铺装,钢桥面铺装要复杂的多,沥青混合料直接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进行铺装。内蒙古提高钢桥面铺装防水层
雨水通过裂缝渗入铺装底部后蒸发较慢,积于铺装底部不断腐蚀防水黏结层和下层铺装,导致铺装下层局部脱空。山西浇筑式钢桥面铺装设计标准
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决定推进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因此较近两年,全国各地钢结构桥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针对中小跨径钢桥面铺装结构大家普遍认识不足,通常采用和路面一样的铺装方案,导致部分钢桥面铺装通车不久便产生病害,如推移、拥包、车辙等不同病害。因此针对中小跨径钢桥面耐久性铺装,双层高性能SMA铺装体系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案。山西浇筑式钢桥面铺装设计标准
上一篇: 重庆公路彩色路面抗滑性
下一篇: 贵州高耐磨封层彩色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