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

时间:2021年01月29日 来源:

采用环刀法测定基质的物理指标时,环刀容积较小( 100 cm3) ,基质孔隙度较大,导致误差较大。通 过不同基质量容重对比分析可知,选用 3 L 基质量测其物理指标精度能满足要求,浸泡时间以 24 h 为 宜,倒置时间以 8 h 为宜。取已知体( 容) 积( V≥4 L,标出 3 L 线并用小刀凿以小缝隙) 的塑料烧杯,称 净重( W1 ) ; 把自然风干的待测基质装填入塑料烧杯至 3 L 线,称重( W2 ) ; 然后将装有基质的塑料烧杯用 两层湿纱布封口,并将所凿缝隙用防水胶布封住,浸泡在水中 24 h 后( 水位线始终要没过容器顶部至少 2 cm) ,从水中取出,除去封口胶布,让 3 L 线以上水分自由溢出,即为饱和水状态下称重( W3 ) ,并将封 口用的湿纱布称重( W4 ) ; ***用湿纱布包住塑料烧杯后倒置,让烧杯内的水分( 重力水) 自由沥干,称 重( W5 ) 。按以下公式计算各物理指标:

容重( g /cm3) : BD = ( W2 - W1 ) /3 000.

持水能力( % ) : θf = ( W5 - W1 - W4 ) /( W2 - W1 ) × 100.  

总孔隙度( % ) : TP = ( W3 - W2 ) /3 000 × 100. 

通气孔隙( % ) : AFP = ( W3 + W4 - W5 ) /3 000 × 100.

 持水孔隙( % ) : WFP = TP - AFP. 

气水比 = 通气孔隙度 AFP /持水孔隙 HWP. 

针对所选材料,测定其各项物理指标。


无土栽培基质是能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稳定、良好的根际环境的生长介质。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

    目前人工调制基质可以分为4种,不同基质具有不同的水分特征和空气含量,适应不同的作物类别(图1)。Ⅰ类基质:具有高度水分有效性和高通气,其有效水体积大于25%,空气体积大于>25%。这种基质特性虽然易于从藓类泥炭调制获得,但也可以通过多种原料调制得到上述优良性状。这种理想基质的优点在于水分管理方便,限制因素少。Ⅱ类基质:具有较高水分有效性和较弱通气性。由于基质颗粒较细,因此比Ⅰ类基质持水性更强。该类基质的主要缺点是有阻断植物根系氧气供应的潜在风险,强分解泥炭和草本泥炭就是典型例子。Ⅲ类基质:具有低水分有效性和高通气。此类基质如果单独用,需要频繁的低剂量灌溉。因此,这种基质需要混合Ⅰ类基质和Ⅱ类基质,以便改进其通气性。许多有机、矿物基质原料具有这些特征,如树皮(新鲜的和发酵的)树木纤维、珍珠岩和火山灰。Ⅳ类基质:具有高水分有效性、低水分缓冲性。这类基质的纤维内部含水很少或基本没有,水主要储存在颗粒接触点附近。这些颗粒结构材料包括岩棉、木纤维等。基质对分吸持能量太小,导致水分布不规则,在栽培容器中上部基质中具有极高的气水比,而在栽培容器的底部气水比则极低。因为此类基质水分有效性高。 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有机废弃物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质必须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后,才能用于作物栽培。

    干旱胁迫下,植物在细胞水平和生理水平出现复杂的变化:过氧化反应加速,使得MDA等有害产物积累,破坏膜结果;保护酶系统,使得POD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减弱了过氧化反应;可溶性蛋白可以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降低水势,使细胞能够保留水分,但细胞膜破损也会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萎蔫是植物失水的重要形态表现,以50%个体出现萎蔫作为植物的胁迫响应时间可以较好地反映植物的耐旱性。复水后的恢复情况可以作为植物能否度过干旱条件的重要指标。单一指标无法评价植物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法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并广泛应用于植物的抗逆性评价。多数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植物的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不同于农作物可以将产量变化率作为抗旱系数,园林植物无法使用统一的抗旱系数来确定指标权重。而因子分析法通过研究相关矩阵或协方差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将多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使用回归法和小二乘法估算因子得分,以标准化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因子权重,计算综合得分,能够客观、反映原始变量信息。

    可从物理和化学两个以及生物学稳定性方面来评价。根据基质结构特点进行水分养分供应研究是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的关键,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质对水分养分的吸附、保持、释放性能以及植物根系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过程(应不同于根系对土壤中营养和水分的吸收),目前还不够深入,不能确切说明水分养分的需求、运移等。二是营养液的组成、配制、灌溉制度。与土壤类似,结构决定基质水分养分吸附性能和空气的含量,从而影响水分养分的供应、吸收甚至运输。同时基质的结构对根系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认为基质的颗粒大小、形状、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等是比较重要的物理性状。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较多,有的甚至涉及了水分养分运移等。但尚没有针对特定植物的基质标准物理性状参数。因此,基质的使用还存在经验性甚至盲目性。 主要使用中小粒径的锯木屑,这种材料吸水性强,不同树木产生的锯木屑性质也不尽相同。

    表征基质结构稳定性的指标是单位体积基质在单位重力下基质厚度的变化、吸水干燥后基质的收缩率以及一定时间内基质分解度的变化。要寻找同时具备适宜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基质原料并不容易。事实上,只有低分解藓类泥炭和一些由多种原料配合起来的基质才能满足植物需要的物理性状。无论从质量上说,还是从原料来源可靠性上来说,目前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泥炭替代材料,所以泥炭仍然是专业基质和无土栽培系统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泥炭中可以通过添加一些材料,特别是添加一些改善基质通气性能的材料等方式间接减少泥炭在基质中的使用量。 一 般育苗基质的容重以 0 .2 ~ 0 .8g cm3 为好 ,既能固定 根系 ,又适于长途运输。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

有时也用碳化的方式处理,比如稻壳,处理后的炭化稻壳由于含有硫酸盐等灰分。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

  长纤维素,松泡多孔,保水和通气性能良好 。椰 子纤维基质容重约 0 .08g/ cm3 ;总孔隙度高达 94 %, pH 值为 8 .1 左右, 偏碱 ;阳离子交换量(CEC)为 32 .95mmol/100g ;EC 值 0 .4 -6 .0 ms/ cm;C/N 比平 均为 117 ;与泥炭相比, 椰子纤维含有更多的木质素 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却很低 ;其本身所含可供植 物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很低 ,尤其是N 、Ca 、Mg ,但 P 和 K 的含量却很高 。Handreck 指出, 与泥炭相比, 用 椰子纤维作为基质时必须额外补充 N 素, 而 K 的施 用量则可适当降低。蔬菜及观赏作物的栽培试验表 明其应用效果不亚于泥炭。我国海南等地具有丰富 的椰子纤维资源, 有待很好地开发利用 。基于椰子 纤维的良好性能 , 应以生产模制基质等*成型产 品为主才能创造更好的效益。云南模块式固化基质效果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