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乳球菌
痰液戈登氏菌(Gordoniasputi)是戈登氏菌属(Gordonia)中的一种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这种细菌的适生长温度为30℃,pH值为7.0,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可以利用多种碳源物质,如吐温40、吐温80、甘油/丙三酸、γ羟丁酸、L苹果酸、α戊酮酸、D木糖、L鼠李糖、L谷氨酸等。然而,它不能利用β甲基D葡萄糖苷、D半乳糖、6磷酸D果糖、蔗糖、D半乳糖、水苏(四)糖、α甲基D甘露糖苷、D蜜三糖/棉子糖、D海藻糖作为碳源。痰液戈登氏菌的主要用途为研究、教学以及其他方面,特别是作为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合成菌。PH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此外,痰液戈登氏菌在医学上也有重要性,有报道指出它可以引起,如美罗培南联合阿米卡星。还有病例报告指出,痰液戈登氏菌与心内膜炎有关,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类型。在形态特征上,痰液戈登氏菌是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至可变的细菌,不形成孢子,细胞形态为棒状或球状,细胞壁含有meso-dap,主要的醌为Q10,DNA(G+C)mol含量为71.2%。这些特征有助于在实验室中对痰液戈登氏菌进行识别和分类。近期研究显示,当DNA遭受破坏时,惰性柄杆菌能够编码一种新的核酸内切酶,导致染色体被打碎。乳酸乳球菌
生物资源
济南诺卡氏菌(Nocardiajinanensis)是放线菌门中的一种微生物,属于Nocardia属。这种细菌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常用于研究和分类学目的,特别是作为模式菌株14。它的细胞壁中含有meso-二氨基庚二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这些成分是其分类学上的重要特征。此外,济南诺卡氏菌的主要醌为MK-8(H4)和MK-9(H2),其中MK-8(H4)分子的末端两个戊二烯单位成环14。作为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济南诺卡氏菌具有发达的基丝和分枝,其横隔常常断裂成杆状或球状体。它的气丝可以是稀少或繁茂,偶尔形成长短不一的孢子链,并且具有抗酸或部分抗酸性14。这种微生物的主要用途是分类学研究,并且能够产生amicoumacinB,这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物质14。诺卡氏菌属的细菌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土壤、海水、淡水、尘埃等环境中11。它们是好气菌,专性需氧,能在25-40°C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不过不同种的适生长温度可能不同11。诺卡氏菌对培养基没有特殊选择性,可以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包括血琼脂培养基、沙保弱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等11。值得注意的是,诺卡氏菌的初生长缓慢,因此在疑似的情况下,培养时间应至少为两周11。新泻节杆菌嗜冷杆菌在MA培养基上25℃生长6天,蛋白酶、淀粉酶、乳糖酶、酪蛋白酶呈阴性。
白色库茨涅尔氏菌(Allokutzneriaalbata)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放线菌目中的Allokutzneria属。这种细菌的原产地是菲律宾,其细胞壁中含有meso-二氨基庚二酸,主要的醌为MK-9(H4)。白色库茨涅尔氏菌的气生菌丝呈现棉花状,并且能够生长出大的球形孢囊,孢囊壁较厚,孢囊梗可长达50微米。孢子可以是球形、卵形或杆状,且不游动。这种细菌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性,并且作为模式菌株被研究。它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培养温度通常为28℃。白色库茨涅尔氏菌的一个特点是它能够产生cycloviracinsB1和B2,这两种化合物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这使得它在生物活性物质研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白色库茨涅尔氏菌的分离源为土壤,具体的采集地点是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在生物安全等级上,它被归类为四类,意味着它不会对人类或环境构成直接危害。这种细菌的GenBank序列号为AJ512462。
气传原小单孢菌(Promicromonosporasp.)是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放线菌目中的一个属,属于Promicromonospora属。这种微生物的原产地是中国。气传原小单孢菌的形态特征表现为杆状菌体,分散排列,形成的菌落直径大约2-3毫米,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这种细菌没有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阳性,通过裂殖进行繁殖。它们是异养型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氧气,不需要阳光,接触酶反应呈阳性,而氧化酶反应呈阴性。气传原小单孢菌的合适生长温度大约为30℃,合适环境pH值约为7.0,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添加生长因子和其他营养物质。气传原小单孢菌的主要用途包括分类学研究、教学和科研。由于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上的重要性,这类微生物在微生物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拉氏根瘤菌的固氮酶系统适应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需求,可能不适应其他植物的生理和代谢特性。
新诺卡氏菌(Nocard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需氧的放线菌,它们在形态上具有多形态特征,可以是球状、杆状或丝状。这些细菌的菌体大小通常在0.6×(3~4)微米左右,无运动性,有些菌种表现出弱抗酸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一般不高。诺卡氏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菌落通常在3天后可见,7~10天后菌落凸起,表面因气生菌丝形成而呈绒毛状。不同种类的诺卡氏菌菌落颜色有黄、橙、红或这些色素的混合色,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0~72%。诺卡氏菌分布于土壤、活性污泥、水体、动植物体以及人的表皮、呼吸道黏膜等环境中,它们主要以腐生方式存在,但少数种类可以与动植物形成寄生关系。它们对热和干燥具有强耐受性,多数菌株能在50℃条件下耐受8小时,且具有溶菌酶抗性。在医学上,某些诺卡氏菌属的细菌如星形诺卡氏菌(Nocardiaasteroides)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诺卡氏菌病,这是一种化脓性,可能影响肺部并表现为类似肺结核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血行播散影响其他,如脑脓肿或胸膜炎。巴西诺卡氏菌(Nocardiabrasiliensis)则可能通过外伤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常见于足和腿部,称为足菌肿(mycetoma)。土地放线动孢菌属于Actinokineospora属,通常在土壤中分布,并且在形态学特征上介于细菌之间。微球菌属
粪肠球菌噬菌体通常属于长尾噬菌体科,电镜观察下可见其具有长尾结构 。乳酸乳球菌
巨枝膝梗孢(Gonytrichummacrocladum)是一种属于Gonytrichum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这种菌种的无性型为丝孢菌,其分生孢子呈现淡色。巨枝膝梗孢的主要用途为研究,特别是在分类学领域。在形态特征上,巨枝膝梗孢的分生孢子内壁芽生瓶梗式产孢,孢子梗单生,直立,长可以达到180微米,颜色为黄褐色,表面光滑,宽度在4到6微米之间。在孢子梗的中下部,着生成串的产孢瓶体,这些瓶体形状像烧瓶,颜色为淡褐色,并且有明显的领部。孢子为卵圆形,聚集在端部形成粘球,颜色可以是无色或淡褐色,通常没有隔膜,大小在3到5微米长,2到4微米宽。在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时,这些特征性表现尤为明显。巨枝膝梗孢作为非模式菌株,被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中心所收藏,并用于分类研究。在科研领域,巨枝膝梗孢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菌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