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粘度PC聚碳酸酯

时间:2022年02月20日 来源:

预计到2021年,世界PC产能将达到680.0万吨/年。随着各国环保力度加大,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工艺优势逐渐凸显,但由于目前该技术不对外转让,因而未来一定时期内,改进的光气法仍将是PC主要的生产方法。

未来世界PC消费仍将稳步增长,亚洲地区是主要消费增长点。按消费结构分,未来薄膜/片材、电子/电气、汽车、器具/家庭用品仍将是世界PC的主要消费领域,其中电子/电器行业的消费量将不断增长,而在光学媒介方面的消费量将不断减少。 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中粘度PC聚碳酸酯

PC塑料的工艺特点如下:

①属无定型塑料,Tg为149~150℃;Tf为215~225℃;成型温度为250~310℃;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4万。

②热稳定性较好,并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提高。

③流变特性接近牛顿液体,表观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随相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无明显的熔点,熔体粘度较高。PC分子链中有苯环,所以,分子链的刚性大。

④PC的抗蠕变性好,尺寸稳定性好;但内应力不易消除。

⑤PC高温下遇水易降解,成型时要求水分含量在0.02%以下。

⑥制品易开裂


耐寒级PC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还经常被用来加工成各种食品容器。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十分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加工条件聚碳酸酯的综合优良,特别适用于制造尺寸精密、形状复杂、承受轻负荷或较少冲击负荷的小型制件。加工过程中,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需严格控制原料干燥、注射温度、模具温度三大条件。



应用范围: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是向高复合、高功能、**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已推出了光盘、汽车、办公设备、箱体、包装、医药、照明、薄膜等多种产品各自**的品级牌号。




PC类塑胶即使遇到非常低之水份亦会产生水解而断键、分子量降低和物性强度降低之现象。因此在成型加工前,应严格地控制聚碳酸酯之水份在0.02%以下,以避免成型品的机械强度降低或表面产生气泡、银纹等之异常外观。

为避免水份所产生异常之情况,聚碳酸酯在加工前,应先经热风干燥机干燥三至五小时以上,温度设定为120℃,或者经除温干燥机来处理水份,但除湿空气在漏斗入口处应有-30℃之**。

为满足各种注塑成型工艺的需求,聚碳酸酯有不同熔融指数的规格。通常熔融指数介于5至25g/10min皆可适用于注塑成型。但是其比较好加工条件因注塑机种类、成型品之形状以及聚碳酸酯规格之不同,而有相当之差异,应依据实际情形加以调整。 PC聚碳酸酯塑料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

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得了工业化生产。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飞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聚碳酸酯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可由双酚A和氧氯化碳(COCl2)合成。现较多使用的方法为熔融酯交换法(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通过酯交换和缩聚反应合成)。



聚碳酸酯是优良的E(120℃)级绝缘材料,用于制造绝缘接插件、线圈框架、管座、绝缘套管 电话机壳体及零件等。无卤阻燃级PC

树脂在成型加工之前需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控制在0.02%以下;中粘度PC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耐紫外线辐射及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使其比建筑业传统使用的无机玻璃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中国建有聚碳酸酯建材中空板生产线20余条,年需用聚碳酸酯7万吨左右,到2005年达到14万吨。

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热畸变性能,而且耐候性好、硬度高,因此适用于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的各种零部件,其主要集中在照明系统、仪表板、加热板、除霜器及聚碳酸酯合金制的保险杠等。 中粘度PC聚碳酸酯

上一篇: 韩国乐天 pc-1100

下一篇: 光学级PC改性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