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伯基础PC直销价

时间:2022年06月03日 来源:

PC的加工:注塑成形,是PC十分重要的成形方法。制品常用与用于汽车、建筑、纺织、医疗器械等各种领域。产品主要以设备零部件为主,也用于光盘、光安帽和防护玻璃等。PC通用牌号:德国拜耳(1239、1603、1800等)广州LG(ER1006FH、GN1006FM、GP1000M等)韩国LG(1201-10、1201-15、1201-08等)韩国锦湖(HCA8190、PC2203HI等)韩国三养(3022IR、3025G10、3025N1等)美国基础创新(103R-111、121R、121R-21051等)日本帝人(1225RBK、3410、3420H、3600HA等)中国台湾奇美(PC-110、PC-110U、pc-122等)日本住友化学(301-22、201-40、301-06等)日本三菱工程(7022IR、7025A、7022R等)中国台湾台化(AC3610、AC3900、AC3800等)PC改性的用途:改性PC的目的是为了增韧,改良成型加工性能,减少残余变形,增加阻燃性等,具体能改性PC的品种有要求较高的计算机、视频录像机和彩色电视机中的重要零部件方面,聚碳酸酯材料也显示出了极高的使用价值。沙伯基础PC直销价

PC塑料的工艺特点如下:①属无定型塑料,Tg为149~150℃;Tf为215~225℃;成型温度为250~310℃;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4万。②热稳定性较好,并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提高。③流变特性接近牛顿液体,表观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随相对平均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无明显的熔点,熔体粘度较高。PC分子链中有苯环,所以,分子链的刚性大。④PC的抗蠕变性好,尺寸稳定性好;但内应力不易消除。⑤PC高温下遇水易降解,成型时要求水分含量在0.02%以下。⑥制品易开裂中粘度PC改性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BI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发展历史聚碳酸酯从俄罗斯人实验室1859年发明到1958年GE和拜耳实现工业化生产花了整整100年。1859年,俄国化学家布特列罗夫(Butlerov)首先合成出聚碳酸酯,其后,Einhorn曾再次试制出这种聚合物。1881年,Birnbaun和Luria发表了聚碳酸酯类缩合物的研究论文。在布特列罗夫发现聚碳酸酯将近100年后,德国拜耳公司(BayerA.G.)和美国GE公司(GeneralElectricCompany)开始开发聚碳酸酯。这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开发,同时建厂。德国拜耳公司在其所属工厂的实验室在1953年试制成功,美国GE塑料公司(GEPlasticCompany)科学家Daniel申请了聚碳酸酯 ,紧接着,GE公司也申请了专利。

PC产品应力开裂现象应力开裂是指塑料制品在暴露于化学介质中及应力同时作用下,发生提前开裂而破坏的一种复杂失效行为,与环境作用、材料特性、成型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关于PC材料的应力开裂,日本富川昌美、左藤行彦等人的研究表明,聚碳酸酯大分子的局部取向引起制件产生微裂,这种微裂在未产生割裂形成空隙时,通过热处理可以消除;在环境和外力的影响作用下,微裂不断生长、发展,从而产生了裂缝,这种裂缝已形成空隙,成为不可恢复的断裂破坏。聚碳酸酯的一项重要应用是作为生产光盘的材料。

2019年中国PC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0.5%,自给率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中国PC消费结构和世界基本一致,但消费比例有所不同,中国PC在电子/电气和器具/家庭用品方面的消费占比高于世界占比,而在汽车和薄膜/片材等领域则低于世界占比。未来随着多个新建、扩建装置的建成投产,中国PC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供应量也将快速增长。但由于缺乏成熟自主技术支撑,新增装置产品大都以中低端料为主,仍不足以迅速有效取代进口料。PC消费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下游需求量的增长难以跟上PC供应量的增长。聚碳酸酯是优良的E(120℃)级绝缘材料,用于制造绝缘接插件、线圈框架、管座、绝缘套管 电话机壳体及零件等。无卤阻燃级PC供应商

PC聚碳酸酯塑料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沙伯基础PC直销价

注射温度聚碳酸酯的热加工特性有两个方便之处: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很宽的成型温度范围;由温度变化引起粘度变化较大,由剪切速率变化引起粘度变化较小。即聚碳酸酯熔融流动性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压力的影响作用不大。所以历来都是把注塑温度的调节作为顺利进行成型和控制制件质量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但要注意,若温度过低,因粘度大,供料不足,制件表面收缩或起波纹,无光泽,银丝凌乱;温度过高或高于320℃而停留时间过长,会造成严重降解,制件带飞边,转为暗褐色,表面有银丝暗条,斑点和纹迹,内部有气泡,各种性能都变劣。沙伯基础PC直销价

上一篇: 阻燃V0级PC颗粒

下一篇: 增韧级PC-6600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