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川芎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

时间:2021年06月13日 来源:

设备特点:

设备使用效率高:矩源设备是我公司研制的超小型聚能式超声波动态提取机组,此设备在传统多功能提取机、萃取罐、直锥形和斜锥形提取罐的基础上优化产品结构将聚能式超声波设备整合在此设备中,使超声波动态循环萃取、提取、过滤等生产工艺一步完成,有效节省了原材料和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比一般多功能提取设备提高了50%~500%,

 原材料转化率高:矩源设备利用超声波独具的物理作用、空化作用能促使植物细胞组织破壁或变形,溶质的质点间的振动、加速度冲击、声压剪切等效应力加强,使物料形成局部点的极端高温高压,促使中药有效成分析出,提取率比传统工艺提高达50—65%。


超声波智能提取浓缩设备由上海矩源制造!福建川芎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

上海矩源超声波提取浓缩设备采用超声波动态萃取、超声波逆流循环提取及提取液真空减压浓缩等多种制药工艺为一体。设备全自动运行,PLC变频器自动控制,触摸屏动态显示整机工作流程。试验数据可外接PC打印保存。该机为逆流循环动态提取,物料进行反复逆向循环流动,反复通过高空化作用的超声波发生器。此设备比一般超声波提取提取率更高。逆流循环超声波提取设备,采用大功率聚能式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功率可调,超声波电控为触摸屏动态显示控制系统。青海植物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上海矩源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设计施工于一体的自动化企业!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适用于中药、保健品、生物制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的常压常温超声波提取、索氏提取、动态热回流提取、植物精油提取及提取液真空浓缩等多种工艺。此设备非常适用于高校、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实验室及制药厂研发部门多品种、小批量试生产使用。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聚能式钛合金超声波可选频率范围:15KHz、20KHz、28 KHz、30 KHz、35 KHz、40 KHz、50 KHz、60 KHz、80KHz。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厂家直销,欢迎来厂参观洽谈!

动态提取浓缩设备是上海矩源潜心研究反复设计改造而成型的产品,该产品适用于医药保健、植物、生物制药等行业的常压、微压、水煎、热回流强制循环、植物精油、芳香成分的提取浓缩及有机溶剂等多种工艺,符合GMP医药标准,主要适用于高校、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实验室研发及中小试生产线。提取步骤:将药材投入提取罐内,按生产工艺加入一定比例的溶媒,按生产工艺进行提取,待提取结束后,将管道阀门按先后顺序打开,把液体抽入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液温度设定在需要值,真空度保持在-0.05到-0.09MPA,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与冷却器变成冷凝液回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加入药里,新溶剂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于提取罐内溶剂,形成新溶剂回流提取,直至完全溶出,浓缩继续进行,直至浓缩成需要的比重药膏。 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就选上海矩源!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

特点特征: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在提取系统上采用了特殊结构设计,提取纯度高,排料畅通;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采用外加热自然循环蒸发相结合的方式,蒸发速度快,具有无污染,药味浓的特点,而且清洗方便(打开加热器的上下盖即可进行清洗)。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控制程度,且操作方便、数据采集准确可靠;

上海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浓缩设备具有投资小,回收效益高的特点。



上海矩源科技与创新,打造品牌产品!青海植物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

上海矩源自动化不断进步,持续改进,提供比原定目标更优的产品和服务。福建川芎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

矩源超声波动态提取真空浓缩设备超声波功能可选: 上海矩源采用聚能式超声波发生器,可选频率范围:15KHz、20KHz、28 KHz、30 KHz、35 KHz、40 KHz、50 KHz、60KHZ。矩源超声波提取独具的物理作用、空化作用能促使植物细胞组织破壁或变形,溶质的质点间的振动、加速度冲击、声压剪切等效应力加强,物料形成局部点的极端高温高压使大体积的中药材可充分接触到超声波探头,加速原料药内有效成分的均匀析出,提取率比传统工艺提高。矩源超声波提取是低温或常温动态提取,有效减少热敏性成分的丧失。福建川芎提取浓缩设备多少钱

上海矩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视科技创新为竞争力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提供完善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食品工程、医药工程、饮料工程、香精香料设备、化妆品设备、乳品工程、制药设备、化工设备、杀菌设备、发酵工程及通用包装设备的现代化企业,产品用于香精、生物、食品、医药、化妆品、日用、化工等领域。上海矩源自动化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借鉴意大利、德国等食品、医药、包装加工设备的先进技术经验,同时整合、吸收欧美先进的机械设计理念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并积极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多所国内高校进行技术合作。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