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总线编码器

时间:2021年02月26日 来源: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它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轮条或螺旋丝杠结合在一起,也可用于测量直线位移。编码器产生电信号后由数控制置电脑锣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等来处理。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在下列方面:机床、材料加工、电动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设备。在编码器中角位移的转换采用了光电扫描原理。读数系统是基于径向分度盘的旋转,该分度由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的。西安总线编码器

西安总线编码器,编码器

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较大提高了。由于编码器在位置定位方面明显地优于增量式编码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控定位中。测速度需要可以无限累加测量,目前增量型编码器在测速应用方面仍处于无可取代的主流位置。旋转单圈编码器,以转动中测量光码盘各道刻线,以获取编码,当转动超过360度时,编码又回到原点,这样就不符合编码的原则,这样的编码器只能用于旋转范围360度以内的测量。西安通孔编码器

西安总线编码器,编码器

增量型编码器在旋转时总是在重复着相同的脉冲编码(例如:正交 A/B 相增量型编码器的输出,永远都是 A/B 相 0/1 的编码),所以其信号输出是不具备,单圈编码器,可以在机械轴旋转一圈范围内,做到位置信号输出的。而多圈编码器则可以实现在其多圈旋转范围内不出现重复的位置信号输出。无论是哪种编码器,只要测量行程超出其圈数范围,就一定会在旋转过程中,以量程圈数为周期不断输出重复的位置编码。因此,尽管都能够完成长距离位置测量任务,但在选用不同类型编码器时,设备应用体验却大不相同。使用增量型编码器或者单圈编码器,的确可以实现多圈位置检测和记录功能,但却是需要依赖于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够顺利完成的:在使用增量型编码器进行位置测量时,需要设备的信号输入系统,基于编码器侧反馈的连续重复脉冲,进行位置计数。

编码器(多圈)与PLC的连接有多种方法,简单介绍几种:SSI或各种总线连接,是要用**SSI接口或总线模块,有的PLC还没有,成本较高。并行连接,进PLC的开关输入模块,但多圈的位数高,要十几、二十几根线缆,可靠性降低,成本上去了。4--20mA(选择有模拟量输出功能的多圈编码器)进模拟量电流模块,精度有所**。MODBUS RTU进485通讯接口(要有双向功能的),要专门编程,速度可能降低,有时设备地址会丢。一般的单圈位数低的用第二种方法。而多圈的要看应用了,简单点的用4--20mA的方法。

西安总线编码器,编码器

打印机扫描仪的定位就是用的增量式编码器原理,每次开机,我们都能听到噼哩啪啦的一阵响,它在找参考零点,然后才工作。这样的方法对有些工控项目比较麻烦,甚至不允许开机找零(开机后就要知道准确位置),于是就有了编码器的出现。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空心编码器IP69

西安总线编码器

编码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前者成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一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是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西安总线编码器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