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进口Dc53模具钢批发

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来源:

dc53模具钢硬度是多少呢?dc53模具钢的热处理硬度要大于skd11,经过高温回火后的硬度为62-63hrc高硬度,它算是强度、韧性优良的一种模具钢,含碳量中等,在正常热处理标准下,剩余的奥氏体可以全部分解,正常能够省略深冷处理,在强硬度下依旧能够维持很好的韧性。Dc53化学成份:C 1.00%、Cr8.00%、Mo 2.00%、V 0.28%、Si 0.91%、Mn 0.32%。Dc53 用途:冲裁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成型轧辊冲头、冷挤压模具。难加工材料的塑性变形用模具:冷锻、深拉和搓线用模,高速冲裁冲头,不锈钢板冲头。也可用于大型模具和精密模具。Dc53 特性:该钢的韧性在冷作模具钢中较为突出,因此,很少出现裂纹和崩裂,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减少加工工序。DC53热处理后硬度高于SKD11。浙江进口Dc53模具钢批发

DC53模具钢主要特性 1:被切削性,被研磨性良好。 被切削性,被研磨性皆比SKD11模具钢优良,所以加工工具寿命较长,加工工时数较省。 2:在热处理上之优点 淬火硬化能比SKD11模具钢高,所以可改善真空热处理时硬度不足之缺陷。 3:在线切割加工上之优点 藉高温回火可减轻残留应力及消除残留沃斯田铁,能防止线切割加工产生龟裂、变形之困扰。 4:在表面硬化处理上之优点 表面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比SKD11模具钢高,因此可提高模具性能。 5:在修补焊接作业上之优点 由于预热及后热温度均比SKD11模具钢低,所以修补焊接作业较简便。 特点:通用冷作模具钢,高硬度,高韧性DC53模具钢。石家庄正规Dc53模具钢材料成份DC53是特殊钢对SKD11进行改良的新型冷作模具钢。

DC53模具钢是在SKD11(Crl2MoV)基础上改进的冷作模具钢,常规热处理条件下,残余奥氏体几乎全部分解,一般可省略深冷处理,在较强硬度下仍可保持较高的韧性。 DC53经1040℃淬火和520~530℃高温回火后,硬度HRC可达62~63,韧性为Cr12MoV的两倍,是目前常用的冷作模具钢中较高的,且切削性、磨削性较好,电加工变质层残余应力小,残余奥氏体极少,碳化物细小并分布均匀.因模具受力情况较复杂,有些模具工作零件需具备一些特殊的力学性能,若按标准的热处理工艺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要求,需通过热处理对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基本特性作适当调整,以达到模具较佳工作状态。

DC53模具钢产品特性及用途:DC53模具钢在生活中的使用是比较多的,DC53是对SKD11进行改良的新型冷作模具钢,其技术规范载于日本工业标准(JIS)G4404。它克服了SKD11高温回火硬度和韧性不足的弱点,将在通用及精密模具领域取代SKD11。DC53被切削性,被研磨性皆比SKD11优良,所以加工工具寿命较长,加工工时数较省。DC53比一般模具钢略重,密度为7.9g/cm 3。dc53产品名称:冲压模具钢 牌号/钢号:DC53 DC53模具钢属于日本JIS工业标准牌号。dc53因为预热及后热温度均比SKD11低,因此用它来修补焊接作业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

DC53经1040℃ 淬火和520~530℃高温回火后,硬度HRC可达62~63,韧性为Crl2MoV的两倍,是目前常用的冷作模具钢中较高的,且切削性、磨削性较好,电加工变质层残余应力小,残余奥氏体极少,碳化物细小并分布均匀。  因模具受力情况较复杂,有些模具工作零件需具备一些特殊的力学性能,若按标准的热处理工艺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要求,需通过热处理对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基本特性作适当调整,以达到模具较佳工作状态.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则是热处理的主要工艺参数。Dc53的使用减少了加工工序。浙江铁板Dc53模具钢回火工艺

dc53模具钢硬度是多少呢?浙江进口Dc53模具钢批发

DC53模具钢模具工件热处理常见缺陷及造成原因 ⒈DC53淬火软点 软点处的组织为托氏体,或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周围分布着托氏体。 原因为:①零件内部原来的显微组织不均匀(碳化物偏析、碳化物聚集或碳化物颗粒不均等),可采用预先正火或球化处理来消除;②钢材的淬透性不足、截面大或形状复杂;③表面脱碳;④冷却介质的性能差;⑤淬火冷却介质过于陈旧,或含有较多的杂质;⑥加热不足,温度低或保温时间短;⑦淬火加热时炉内温度不均匀;⑧零件表面不清洁。浙江进口Dc53模具钢批发

苏州海之特特钢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型类企业,积极探索行业发展,努力实现产品创新。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企业,以诚信务实的创业精神、专业的管理团队、踏实的职工队伍,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公司始终坚持客户需求优先的原则,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H13,NAK80,DC53,CR12MOV。苏州海之特特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正规化、专业化路线,得到了广大客户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大力支持。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