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专业Dc53模具钢硬度

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来源:

正确方法是将铁线烧红后,插入堵塞位置,冷却后拔出,从而带出所粘铝料。操作过程中,模具上的销子、活动滑块及顶针要常擦油润滑,锁模压力越大,加油越频繁,平常八小时加一次,加入后来会抽动数次,防止烧伤卡死。高质量的模具钢材料是工模具的首要基因。苏州海之特特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模具钢材的销售、加工、热处理、物流等大型企业主营产品有:冷作模材料牌号:CR12MOV,DC53,SKD11,7CRSiMnMov,有需要推荐选择我们。 有些冷作工具钢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降低摩擦及增加耐磨性。南通专业Dc53模具钢硬度

DC53模具钢的使用场合:现在市场上DC53模具钢已经很普遍了,许多五金加工企业都会用到这类模具钢。用户在选择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以次充好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仔细辨别。了解DC53模具钢有什么成分和DC53模具钢的用途。 DC53模具钢属于冷作模具钢系列,国内相似牌号为Cr8Mo2VSi。其化学成分为 碳 C :1.00 硅 Si:0.91 锰 Mn:0.32 铬 Cr:8.00 钼 Mo:2.00 钒 V:0.28 磷 p:0.0007。DC53冷作模具钢被普遍使用在冲栽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成型轧辊、冲头; 精密冲压模。徐州Dc53模具钢是什么材质 dc53是一种通用型冷作工具钢,具有出色的韧性,耐磨性,抗压强度和耐回火性。

dc53的淬火硬化能比SKD11高,因此我们说它能够改善真空热处理时硬度不足之缺陷。藉高温回火还可以减轻残留应力及消除残留沃斯田铁,以及能够很好的避免线切割加工产生龟裂、变形之困扰。dc53在表面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比SKD11高,所以我们说dc53可提高模具性能,而且还深受很多使用者的信赖。、dc53因为预热及后热温度均比SKD11低,因此用它来修补焊接作业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Dc53 特性:该钢的韧性在冷作模具钢中较为突出,因此,很少出现裂纹和崩裂,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减少加工工序。线切割加工后的残余应力,经高温回火可减少。

DC53冷作模具钢的回火特性:DC53经1040℃淬火和520~530℃高温回火后,硬度HRC可达62~63,是目前常用的冷作模具钢中较高的,且切削性、磨削性较好,电加工变质层残余应力小,残余奥氏体极少,碳化物细小并分布均匀。因模具受力情况较复杂,有些模具工作零件需具备一些特殊的力学性能,若按标准的热处理工艺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要求,需通过热处理对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基本特性作适当调整,以达到模具较佳工作状态.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则是热处理的主要工艺参数,着重研究DC53的回火特性。 dc53是高质冷模具钢。

DC53冲击韧性回火后,磨去试样表面的氧化脱碳层,测出不同回火温度下各试样的冲击值,综合各试样的冲击值,DC53在200℃回火时,平均冲击值达到60J/cm2以上.在500℃回火时,冲击韧性较差,表现出一定的高温回火性.600℃以上回火冲击韧性很好,但硬度大为下降,达不到使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DC53总体回火稳定性较好,在一定回火温度范围内,硬度和冲击值变化不大;在400~500℃回火时韧性大幅度下降,出现回火脆性现象;在600℃回火时,试样的韧性很高,冲击值达到85J/cm2,但硬度大幅下降.在生产中,对于一些硬度、耐磨性要求不太高而韧性要求较高的冷作模具可采用高温回火; DC53它克服了SKD11高温回火硬度和韧性不足的弱点。南通专业Dc53模具钢硬度

DC53冷作模具钢被普遍使用在冲栽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南通专业Dc53模具钢硬度

要知道DC53模具钢怎么加工?你就需要了解它的硬度和韧性。 ⒈硬度值 对每个试样各取3个不同位置点测硬度,得出各回火温度下的硬度值,综合各试样的硬度DC53在 100~500℃回火时,硬度值变化并不大;在400℃中温回火时硬度略高,标准热处理回火后的硬度峰值一般在 520℃左右;600℃高温回火后,硬度大幅下降,平均HRC硬度值只为52.4,故回火温度不宜太高。 ⒉冲击韧性 回火后,磨去试样表面的氧化脱碳层,测出不同回火温度下各试样的冲击值,综合各试样的冲击值,DC53在 200℃回火时,平均冲击值达到 60 J/cm2 以上。在 500℃回火时,冲击韧性较差,表现出一定的高温回火脆性。 600℃以上回火冲击韧性很好,但硬度大为下降,达不到使用要求。南通专业Dc53模具钢硬度

苏州海之特特钢有限公司位于钟塔路16号。公司业务分为H13,NAK80,DC53,CR12MOV等,目前不断进行创新和服务改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从事机械及行业设备多年,有着创新的设计、强大的技术,还有一批独立的专业化的队伍,确保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及服务。苏州海之特特钢立足于全国市场,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融合前沿的技术理念,飞快响应客户的变化需求。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