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

时间:2022年04月09日 来源:

dc53模具钢的性能怎么样?好用吗?dc53模具钢特性好不好?DC53冷作模具钢被普遍使用在冲栽模具、冷作成型模具、冷拉模具;成型轧辊、冲头;精密冲压模;线切割加工的精密冲裁模及各种用途冲压模。DC53在表面硬化处理上之优点表面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比SKD11高,因此可提高模具性能。在修补焊接作业上之优点由于预热及后热温度均比SKD11低,所以修补焊接作业较简便。氮化处理:工件经氮化处理后表面获得致密的硬化层组织,使工件的耐磨性与抗蚀性明显提高。525℃气体氮化处理后表层硬度约1250HV,570℃软氮化处理表层硬度约950HV。DC53模具钢具有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高的耐磨性。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

DC53钢具有良好的热强性、红硬性、较高的韧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及抗热裂能力,是一种强韧兼具的空冷硬化型热作模具钢,目前该钢种已成为国内外应用较普遍的热作模具钢种之一。由于DC53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达到8%左右,使共析点左移,DC53钢属于过共析钢,碳及合金元素的严重偏析,特别是铬、钒元素的作用,使得该钢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亚稳定共晶碳化物。目前很多国内生产的DC53钢退火态心部组织存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和成分偏析,二次碳化物聚集在晶界处,并且在局部连成链状碳化物,而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强烈影响模块的冲击性能。因此,有必要对DC53钢的退火热处理工艺开展研究,以改善退火组织,进而提高其后续使用性能。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为确保模具制造质量,模具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锻性、加工性、硬化性、淬透性和可磨性。

目前我们国内的dc53模具钢用它将棒材端部冷镦成一定形状。当dc53模具钢在冷镦时,变形?:和冲求力都较大,造成复杂应力,因此耍求模具表面硬度高、耐磨ft好;心部则具有较好的韧性。冷镦凹模工作部分常因强度不够及淬硬层浅而产生凹陷或尺寸胀大,导致过早地报废。如韧性不够,则断裂。冷镦模凸模的工作部分常因淬硬层浅和硬度不够而产生四陷及很快磨损,也因全部淬硬而在使用dc53模具钢过程中从中间断裂。表1-3为常用的几种冷作模具的硬度规定。

塑料模具钢易切削性及预硬化性,塑料模具用钢涵盖广,从普通钢材到特定钢材都有。这在塑料模具初期更加明显,如今已日趋正规和高级。专门用钢已自成体系,模具用钢的化学成分和合金工具钢的基本相同,但其冶金质量更高,加工精良,对热处理有利。塑料模具钢性能要求严格,热处理难度大。为避免模具零件在强韧化过程中的变形或其他热处理问题,模具钢以预硬化形式供应市场已较普遍。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塑料制品,某些度不同的腐蚀性,所以耐蚀钢应用也较多。配合预硬化钢、非调质刚的应用,易切削性也是塑料模具钢的特点。 使用DC53可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和减少加工工序。

DC53热处理工艺和SKD11有何区别?DC53淬火加热温度:960℃~980℃,520℃回火两次后硬度约在62HRC左右;SKD11淬火加热温度:1020℃~1040℃。两种钢种的防锈耐腐蚀性能无本质区别,要想提高防锈耐腐蚀性能可以考虑淬火、回火后进行渗氮或N-C共渗处理。使用DC53会有所改善。DC53的强韧性要好于SKD11,DC53韧度约是SKD11的两倍,耐磨性也好于SKD11,是替代D2、SKD11的优良钢种。DC53材质用SKD11的热处理工艺,晶粒度变大,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性能会有所降低,但不至于报废。如果不想重新淬火,可考虑用510℃进行第三次回火(正常工艺是520℃回火两次),如果想重新淬火,一定要进行700℃左右的高温回火或者重新进行球化退火。 DC53淬火硬化能比SKD11高,所以可改善真空热处理时硬度不足之缺陷。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

适当调整淬火温度后,DC53在200℃回火时硬度和冲击韧性都较高。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

DC53模具钢淬火工艺:近年来随着模具钢的用量日趋增大,各类性能的模具钢层出不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大家都会使用一些常用的模具钢。如DC53,SKH-9等。 要对DC53模具钢淬火进行分析,首先就淬火需要有所明确,对于热处理较基本的就是四把火(正火、退火、淬火、回火)。 淬火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河北铁板Dc53模具钢多少钱

苏州海之特特钢有限公司致力于机械及行业设备,以科技创新实现高品质管理的追求。公司自创立以来,投身于H13,NAK80,DC53,CR12MOV,是机械及行业设备的主力军。苏州海之特特钢致力于把技术上的创新展现成对用户产品上的贴心,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苏州海之特特钢始终关注机械及行业设备市场,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实现与客户的成长共赢。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