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

时间:2021年06月20日 来源: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1986年水产养殖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

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施肥管理: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一般亩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以使池水保持油绿色或茶绿色为宜)。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400~500公斤,间隔7~10天施1次)。秋末水温下降,应以施有机肥为主。水产养殖防病管理:每天要把池塘中的残渣剩饵和杂物捞出,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对症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成鱼塘每隔15天左右用2~2.5公斤漂白粉溶水后泼洒食场周围,连续泼洒3天,每天一次,或在每公斤精料中加入500克大蒜泥(将蒜头捣碎成泥)和1000克食盐喂鱼,以防治细菌性鱼病。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2克,或90%晶体敌百虫0.5克,溶于水后每隔15天全池泼洒一次,以防治鱼类寄生虫病。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发生死鱼的水体排放时必须进行消毒处理,达标后排放。

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水产养殖

臭氧在水产养殖的应用:臭氧(O3 )又名活性氧,是氧气的同素异构体,易溶于水,在水中即刻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中间物质单原子氧和羟基(0H) 单原子氧氧化能力极强,羟基也是强氧化剂、催化剂,因此,臭氧具有较强的消毒效果,并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以破坏的有机物单原子氧和 羟基消毒作用的机理为:臭氧可以分解细菌的细胞壁,扩散进人细胞内,氧化破坏细胞室内的酶而杀死病菌;臭氧可与细菌细胞壁 脂类舣键反应,进人细菌体内部,作用于脂蛋削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胞溶解。臭氧杀菌消毒、分解水中有机质及无机物的能力比常用的氯高出几百倍。而且由于臭氧不稳定,反应过后易生成氧和水,从而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夏季高温季节想要养殖的水产品健康快速生长,饲料的投喂是关键。好的投喂是指饲料不能发霉,饲料的营养要,尽量选择全价颗粒饲料,对于不同生长阶段要科学选择饲料并科学配比。适量投喂是每次投放的饲料要规定好数量,多次少量,雷雨天气避免投喂饲料。平时要加强巡视,巡视过程中观察水的颜色和鱼进食情况,并及时清理残饵,及时清理杂草。日常巡视时要细心,掌握天气变化,尽量不打扰鱼的正常生活。日常管理做到四勤:一是勤换水,新鲜的水可以增加鱼的活力;二是勤开氧气机,中午可以开增氧机1~2 小时;三是勤去除池塘里的有害物质;四是在巡视时发现有浮头的情况,要及时采取增加氧气的补救措施。日本也是整个亚洲的重点水产养殖地区。

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水产养殖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砂滤、微生物净化、紫外线杀菌消毒、泡沫分离等。但随着工业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的应用,高密度、小水体的生产条件对水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应用具有高效、快速特点的臭氧进行水质处理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要根据市场信息和自身经济实力,及早做好全年养殖计划,规划好相应的养殖模式、品种、规模、饲料、技术、市场销售等因素,准备好渔业生产物资,及时开展工作,保证养殖效益。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

美国水产养殖产量每5年约增长1倍。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

进行水产养殖的水质管理时:适时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同时备好急救"增氧灵",预防缺氧浮头发生。无活水源的水池,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含量30%左右的漂白粉1克兑水浇泼,同时早晚适量泼施人粪尿。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好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花生等。要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量,以积累过冬所需能量。甘肃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