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针座生产过程

时间:2021年07月18日 来源:

针座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光电行业、集成电路以及封装的测试。 普遍应用于复杂、高速器件的精密电气测量的研发,旨在确保质量及可靠性,并缩减研发时间和器件制造工艺的成本。针座从操作上来区分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从功能上来区分有:温控针座,真空针座(很低温针座),RF针座,LCD平板针座,霍尔效应针座,表面电阻率针座。经济手动型根据客户需求定制:chuck尺寸:4"*4" 6"*6" 8"*8" 12"*12" (可选);移动行程:4"*4" 6"*6" 8"*8" 12"*12"(可选);chuck Z轴方向升降10mm(选项)方便针座与样品快速分离;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单筒显微镜(可选);显微镜移动方式:立柱环绕型、移动平台型、龙门结构型(可选);针座座:有0.7um、2um、10um精度可选,磁性吸附带磁力开关;可搭配Probe card测试;适用领域:晶圆厂、研究所、高校等。针座如果发现缺陷,产品小组将用测试数据来确保有缺陷的芯片不会被送到客户手里。自动化针座生产过程

按照针座占整个半导体检测设备投资的15.2%测算,2018年、2019年、2020年全球的针座市场规模约为56.6亿元、46.2亿元、42.96亿元,**结束后2021年、2022年有望将达到51.56亿元、59.29 亿元的需求。国内针座市场规模2019年约为10.25亿元,2022年将增长到15.69亿元。近年来,半导体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石和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本轮贸易战的焦点。2019 年,中美摩擦、日韩半导体材料争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晶圆测试一般在晶圆厂、封测厂或专门的测试代工厂进行,主要用到的设备为测试机和针座。自动化针座生产过程针座是半导体行业、光电行业、集成电路以及封装等行业的测试设备。

关于针座:针座实现同轴到共面波导转换,针座需要保证一致性和兼容性,同时需要严格的控制其阻抗。板手动针座在测试中非常受欢迎。它是精密和灵活性的独特组合,可实现PCB 的横板或竖板的测量,并能扩展成双面PCB 板测试系统,也可以根据客户的PCB 板尺寸定制可调式夹具。搭配相应针座座与高精度电源或网络分析仪后,能够轻松实现FA 级别的直流参数提取或67G 内的射频参数测量。针座可根据用户实验,选配DC、微波或光纤针座臂等。晶圆在通过基本的特性测试后,即进入晶圆探测阶段,此时需要用复杂的机器、视觉及软件来侦测晶圆上的每颗裸晶,精确度约在±2.0μm之间。

针座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分析:针对于电学量测分析设备,针座则是众多量测设备之一,针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目前国内针座设备的占有率来讲,好的型产品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日本品牌,中端设备主要集中在品牌,而对于量测精度而言,产设备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公司针座系列产品量测组件均采用欧美品牌设备,所以在量测精度上来讲,可以与欧美及日本品牌相媲美,价格适中,应用普遍,并与国内多家高校及研究所合作。这是由于射频传输线和电压针座之间缺乏阻抗匹配,插入常用电压针座会使得结果出现很大偏差。通常针座是由钨制成的,它如果长期不用,针尖要形起氧化。

针座市场逐年增长:半导体测试对于良率和品质控制至关重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涉及两种测试(CP 测试、FT 测试等)、三种设备(针座、测试机、分选机等)。根据半导体产线投资配置规律,测试设备在半导体设备投资的占比约为8%,次于晶圆制造装备,其中测试机、分选机、针座的占比分别为63.10%、17.40%、15.20%。中国半导体市场飞速增长。在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率提高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针座材质、针座直径、光束长度、和尖锥长度都在决定顶端压力时起重要的作用。汕头标准针座欢迎咨询

针座可编程承片台则安装在动子之上。自动化针座生产过程

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探测,可略分为三大类:1.参数探测:提供制造期间的装置特性测量;2.晶圆探测:当制造完成要进行封装前,在一系列的晶圆上(wafer sort)测试装置功能;3.以针座为基础的晶圆处理探测(Final Test):在出货给顾客前,对封装完成的装置做后的测试。晶圆在通过基本的特性测试后,即进入晶圆探测阶段,此时需要用复杂的机器、视觉及软件来侦测晶圆上的每颗裸晶,精确度约在±2.0μm之间。将晶圆针座的输入输出针座垫片(I/O pads)放在接脚和针座正确对应的晶圆后,针座会将晶圆向上挪动,使其电气和连接于测试仪上的针座接触,以进行探测。当测试完成,则会自动将下一个待测晶圆替换到针座下面,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自动化针座生产过程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